成語有關績的成語
有關績的成語
有關績的成語共收錄15個
成語 | 解釋 | 出處 |
---|---|---|
豐功偉績 | 豐:多;偉:大;顯赫。偉大的功勛和成就。 | 宋 周行己《上宰相書》:“逮事三主,始終一心,豐功偉績,昭煥今古。” |
績學之士 | 學者,學問淵博的人。 | 明 胡應麟《少室山房筆叢 華陽博議下》:“古今績學之士,靡弗以勤致者。” |
蠶績蟹匡 | 匡:背殼。比喻名是實非,兩不相干。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衰者,聞子皋將為成宰,遂為衰。成人曰:‘蠶則績而蟹有匡,范則冠而蟬有緌;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。’” |
種學績文 | 種:栽種,引申為培養。培養學識,積累文才。 | 唐·韓愈《藍田縣丞廳壁記》:“博陵崔斯立種學績文,以蕃其有。” |
重熙累績 | 同“重熙累洽”。 | 明·張居正《重刊〈大明集禮〉序》:“明興百八十余年,高皇帝作之于前,今天子述之于后,弈世載德,重熙累績,稽古禮文之事,褎然具備矣。” |
敗績失據 | 指事業失敗而無所憑依。 | 宋 葉紹翁《四朝聞見錄賢良續刻第三則》:“歷數世,未嘗有敗績失據之過。” |
考績幽明 | 考績:考核官吏政績;幽:昏暗;明:清白。指考核官吏政績得失。 | 唐 柳宗元《送薛存義序》:“吾賤且辱,不得與考績幽明之說。” |
偉績豐功 | 同“豐功偉績”。偉大的功績。 | 明·黃綰《明道編》第三卷:“偉績豐功,籠絡一世。” |
敬姜猶績 | 《國語·魯語下》載,春秋時文伯歜已為魯相,其母敬姜猶紡績不輟,歜問之,敬姜曰:“今我,寡也,爾又在下位,朝夕處事,猶恐忘先人之業,況有怠惰,其何以避辟!”后遂以“敬姜猶績”為富貴而不忘根本的典實。 | 《國語·魯語下》載,春秋時文伯歜已為魯相,其母敬姜猶紡績不輟,歜問之,敬姜曰:“今我,寡也,爾又在下位,朝夕處事,猶恐忘先人之業,況有怠惰,其何以避辟!” |
汗馬功績 | 汗馬:戰馬奔馳出汗。指在戰場上建立戰功。現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。 | 明·無名氏《精忠記·聞訃》:“感皇恩寵錫無窮,端不負汗馬功績。” |
豐烈偉績 | 豐:多;烈:功業;偉:大,顯赫。偉大的功績和成就。 | 清·汪琬《代壽洪太傅七十序》:“其品望在鄉國,其威名在遐荒,其豐烈偉績在太史。” |
殊勛茂績 | 殊:特出;勛:功勞;茂:美盛;績:功績。卓越的功勛業績。 | 《魏書·裴叔業傳》:“殊勛茂績,職爾之由,崇名厚秩,非卿孰賞?” |
殊勛異績 | 殊:突出。勛:功勛。異:不同。指功勛業績卓越。亦作“殊勛茂績”。 | 南朝·宋·何尚之《又答問庾炳之事》:“且自非殊勛異績,亦何足塞今日之尤。” |
業峻鴻績 | 功業高,成績大。 | 南朝·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夏后氏興,業峻鴻績,九序惟歌,勛德彌縟。”周振甫注:“業峻鴻績:即業峻績鴻,功業高,成績大。” |
考績黜陟 | 黜陟:指官吏的進退升降。考核官吏的政績好壞來決定升降。 | 漢·荀悅《漢紀·哀帝紀上》:“于是建諸侯之賢者以為牧,故以考績黜陟,不統其政,不御其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