胙土分茅
![胙土分茅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1968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胙:賜;分茅:古代帝王分封諸侯的儀式。指分封爵位和土地。
出處明·王錂《春蕪記》:“分茅胙土,賴周天子寵緩;右佛左縈,憑項莊王余烈。”
例子清·陳忱《水滸后傳》第37回:“現在的顯擢官爵,胙土分茅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uò tǔ fēn máo
注音ㄗㄨㄛ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
感情胙土分茅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分封爵位和土地。
近義詞分茅胙土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天王老子(意思解釋)
- 高蹈遠舉(意思解釋)
- 乘風破浪(意思解釋)
- 高聳入云(意思解釋)
- 吉星高照(意思解釋)
- 卬首信眉(意思解釋)
- 憂喜交集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釋)
- 人心歸向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心直口快(意思解釋)
- 算盡錙銖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會少離多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※ 胙土分茅的意思解釋、胙土分茅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目迷五色 | 迷:迷亂;五色:指各種顏色。眼睛被五彩繽紛的事物所迷惑。形容色彩紛呈;使人眼花繚亂;也形容事物錯綜復雜;辨不清本質所在。 |
書通二酉 | 比喻讀書甚多,學識豐富精湛。二酉,指大酉山、小酉山。據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,相傳秦人于此而學,因留之。見《太平御覽》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《荊州記》。后因以此為喻。 |
坐薪懸膽 | 坐臥在柴草上,懸膽嘗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勵,奮發圖強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自強不息 | 自覺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躡手躡腳 | 躡:放輕腳步。形容動作很輕;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;或偷偷地跟隨。 |
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國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國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東施效顰 | 美女西施因病皺眉;顯得更美。鄰里丑女(后稱東施);機械地模仿;也皺起眉頭;結果這副苦相使她顯得更丑(效:模仿;顰:皺眉頭)。比喻不顧具體條件;不加分析地胡亂摹仿別人;結果適得其反;顯得可笑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