銖銖校量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銖銖:分量極輕。指斤斤計較。
出處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前集·柳柳州》:“然榮辱得失之際,銖銖校量,而自矜其達,每詩不著此意,是豈能真忘之者哉!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ū zhū jiào liàng
注音ㄓㄨ ㄓㄨ ㄐ一ㄠˋ ㄌ一ㄤˋ
繁體銖銖校量
感情銖銖校量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錙銖必較、銖銖較量、錙銖較量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日理萬機(意思解釋)
- 妄自尊大(意思解釋)
- 長夜之飲(意思解釋)
- 用心良苦(意思解釋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釋)
- 肝膽欲碎(意思解釋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師(意思解釋)
- 肝膽過人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止于至善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道山學海(意思解釋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釋)
- 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草滿囹圄(意思解釋)
- 壯心不已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※ 銖銖校量的意思解釋、銖銖校量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德容言功 | 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鬧;起哄。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。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。 |
色中餓鬼 |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。 |
妻兒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負擔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殺向前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慮周藻密 | 藻:辭藻,措辭。密:縝密。思路嚴謹,措詞縝密。考慮周到,辭采細密。 |
忘乎所以 |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;作出不適宜的舉動。乎:古漢語虛詞;無詞匯意義;所以: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勢不可為 | 為:做,干。大勢已去,無能為力。 |
留戀不舍 | 依戀著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。 |
奇技淫巧 | 指新奇的技藝和作品。 |
泣不成聲 | 泣:低聲哭。哭得噎住了;連聲音也發不出來。形容極度悲傷。 |
一時無兩 | 無兩:沒有第二個。即沒有可以相比的。 |
罪魁禍首 | 作惡犯罪的頭子(魁、首:頭目)。指壞事的根子。 |
上樓去梯 | 比喻進行極其秘密的謀劃。也比喻誘人上當。 |
按捺不住 | 按捺:抑制;克制。指激動、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。 |
有國難投 | 有國家卻不能回去。 |
不絕于耳 | 絕:斷。聲音在耳邊不斷鳴響。 |
高枕無憂 | 把枕頭墊得高高的;無憂無慮地睡大覺。原形容平安無事;不必擔憂。后也指思想麻痹;放松警惕。 |
伶牙俐齒 | 伶、俐:聰明、靈俐、乖巧。口齒靈活;說話利落。形容會說會道;靈活乖巧而善于應變。也作“俐齒伶牙。” |
市怨結禍 | 市:買,換取;禍:災禍。換取怨恨,結下禍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