濯纓洗耳
![濯纓洗耳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40326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濯纓:洗滌冠纓;洗耳:不愿與聞世事。比喻避世守志,操行高潔
出處《魏書·劉獻之傳》:“吾常謂濯纓洗耳,有異人之跡,哺糟歠醨,有同物之志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uó yīng xǐ ěr
注音ㄓㄨㄛˊ 一ㄥ ㄒ一ˇ ㄦˇ
繁體濯纓洗耳
感情濯纓洗耳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軌同風(意思解釋)
- 多才多藝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飲水思源(意思解釋)
- 不到黃河心不死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雨散風流(意思解釋)
- 半夜三更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一竅不通(意思解釋)
- 超然物外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不問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- 強顏歡笑(意思解釋)
- 奸夫淫婦(意思解釋)
- 英雄所見略同(意思解釋)
- 一如既往(意思解釋)
- 神魂顛倒(意思解釋)
- 桃花運(意思解釋)
- 以身作則(意思解釋)
※ 濯纓洗耳的意思解釋、濯纓洗耳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秋高氣和 | 形容秋空高朗、天氣晴和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。形容自己做壞事;自己受害。 |
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死,要命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華不再揚 | 已開過的花,在一年里不會再開。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悲不自勝 | 勝:經受得住。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。形容傷感至極;情難自禁。 |
辭喻橫生 | 橫生:橫逸而出。言辭生動,橫逸而出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
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,尊卑不分。 |
變態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。 |
見所不見 | 見“見所未見”。 |
變化無方 | 方:方向,引申為準則。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,變化多端。 |
背義忘恩 | 指背棄道義,忘卻恩德。同“背恩忘義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