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足屏氣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謂畏懼之甚。
出處《宋書·柳元景傳》:“師祖嚴暴無常,元景雖荷寵遇,恒慮及禍。太宰江夏王義恭及諸大臣,莫不重足屏氣,未嘗敢私往來。”
例子令萱則自太后以下,皆受其指麾;提婆則唐邕之徒,皆重足屏氣;殺生與奪,唯意所欲。宋·司馬光《資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四年》
基礎信息
拼音zhòng zú píng qì
注音ㄓㄨㄥˋ ㄗㄨˊ ㄆ一ㄥˊ ㄑ一ˋ
繁體重足屏氣
感情重足屏氣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人的神態。
近義詞重跡屏氣、重足屏息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綠林豪客(意思解釋)
- 死灰復燃(意思解釋)
- 鬼怕惡人(意思解釋)
- 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(意思解釋)
- 披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令人神往(意思解釋)
- 患難與共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動蕩不定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妻兒老小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羊質虎皮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末大必折(意思解釋)
- 現實主義(意思解釋)
- 煙消云散(意思解釋)
※ 重足屏氣的意思解釋、重足屏氣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謹小慎微 |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;形容非常謹慎。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;流于畏縮。 |
乘風破浪 | 乘:趁著。趁著順風;破浪前進。比喻志向遠大;氣魄雄偉;不怕困難;奮勇前進;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。也作“乘長風破萬里浪”、“長風破浪”。 |
黃臺之瓜 | 黃臺:指《黃臺瓜辭》,為唐李賢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骨肉離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生龍活虎 |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。形容活潑矯健;富有生氣。 |
進本退末 | 本:根本;末:枝節。指重視根本、主要的東西,抑制直接、次要的。 |
草菅人命 | 菅:一種多年生的茅草;泛指野草、雜草。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;隨意加以摧殘。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;任意殘害人命。也作“草菅民命。”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主憂臣勞 | 憂:憂患。君主有了憂患,臣下就要為他效力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。就:達到。功績取得了,名聲也有了。 |
愛才如渴 | 才:賢才,人才。愛慕賢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。 |
離弦走板 |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。 |
今是昨非 | 現在是對的;過去錯了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