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權納賕
![招權納賕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6876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招權納賄”。
出處《明史·石亨傳》:“因劾亨招權納賕,肆行無忌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zhāo quán nà qiú
注音ㄓㄠ ㄑㄨㄢˊ ㄋㄚˋ ㄑ一ㄡˊ
繁體招権納賕
感情招權納賕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貪財。
近義詞招權納賄、招權納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斬釘截鐵(意思解釋)
- 默不做聲(意思解釋)
- 簞瓢屢空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滿山遍野(意思解釋)
- 照葫蘆畫瓢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官僚主義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- 陽春白雪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密鑼緊鼓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陰陽怪氣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※ 招權納賕的意思解釋、招權納賕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甕中之鱉 |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;逃跑不了的東西。甕:大壇子;鱉:甲魚。 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清清楚楚 | 清晰明白有條理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只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只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動魄驚心 | 使人神魂震驚。原指文辭優美,意境深遠,使人感受極深,震動極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。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窮愁潦倒 | 窮愁:窮困愁傷。潦倒:頹喪,失意。形容貧寒困窘,愁苦失意的樣子。亦作“羈愁潦倒”、“潦倒窮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