勇冠三軍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冠:位居第一;三軍:春秋時大國分中、上、下或中、左、右三軍;這里是軍隊的總稱。指全軍。英勇過人;全軍第一。
出處漢 李陵《答蘇武書》:“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,義勇冠三軍。”
例子三國時的張飛可謂勇冠三軍,也由此而被后人傳頌。
基礎信息
拼音yǒng guàn sān jūn
注音ㄩㄥˇ ㄍㄨㄢˋ ㄙㄢ ㄐㄨㄣ
繁體勇冠三軍
正音“冠”,不能讀作“guān”。
感情勇冠三軍是中性詞。
用法動賓式;作補語、賓語;形容人的英勇。
辨形“冠”,不能寫作“寇”。
近義詞勇者無懼
反義詞畏敵如虎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費盡心思(意思解釋)
- 輪焉奐焉(意思解釋)
- 反復無常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百步穿楊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汗馬功勞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運籌帷幄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舉足輕重(意思解釋)
※ 勇冠三軍的意思解釋、勇冠三軍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語重情深 | 猶言語重心長。 |
及時應令 |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。 |
日甚一日 | 一天比一天厲害。 |
堅強不屈 | 屈:屈服。堅韌、剛毅,毫不屈服。 |
殺手锏 | 喻指取勝的絕招。 |
當仁不讓 |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;不推托;不謙讓。當:面對著;仁:原指正義的事;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。 |
戶限為穿 | 戶限:門檻;為:被。門檻都踩破了。形容進出的人很多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專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依樣畫葫蘆 |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;也作“依樣葫蘆”;“比著葫蘆畫瓢”、“照葫蘆畫瓢”。 |
受益匪淺 | 匪:通“非”。得到的好處很多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規;引申為尋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談、技藝、事情等離奇;超出尋常。 |
千真萬確 | 真:真實;確:確實。形容情況非常確實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