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義割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義:道義。用大義割斷私恩。指秉公辦事,不殉私情。
出處《漢書·孝成趙皇后傳》:“夫小不忍亂大謀,恩之所不能已者義之所割也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yǐ yì gē ēn
注音一ˇ 一ˋ ㄍㄜ ㄣ
繁體以義割恩
感情以義割恩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不殉私情。
近義詞以義斷恩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牛乘馬(意思解釋)
- 目光短淺(意思解釋)
- 勢力之交(意思解釋)
- 處之泰然(意思解釋)
- 防患于未然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處實效功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叫化子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野沒遺賢(意思解釋)
- 拋磚引玉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白草黃云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※ 以義割恩的意思解釋、以義割恩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,不為大者之后。 |
反求諸己 | 諸;之于的合音;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。 |
廣闊天地 |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|
極重不反 | 同“極重難返”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悲壯的胸懷。 |
進道若退 |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儉以養德 |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。 |
難上加難 | 難:不容易。形容極端的難度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 |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,用恩德來回報恩德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風風雨雨 | 刮風下雨,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豁然開朗 | 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
五花八門 | 原指五行陣和八門陣。這是古代兩種戰術變化很多的陣勢。比喻變化多端或花樣繁多。 |
天下為一 | 一:統一。指國家統一 |
始終一貫 | 自始至終都一樣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
拔毛連茹 | 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斷子絕孫 | 指沒有子孫后代。多用作詛咒語。 |
濫用職權 | 指過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權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