搖唇鼓舌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鼓舌:嚼舌頭;指詭辨。搖動嘴唇;鼓動舌頭。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游說。
出處先秦 莊周《莊子 盜跖》:“不耕而食,不織而衣,搖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”
例子我正在這里指授進兵的方略,膽敢搖唇鼓舌,煽惑軍心!(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第十四回)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yáo chún gǔ shé
注音一ㄠˊ ㄔㄨㄣˊ ㄍㄨˇ ㄕㄜˊ
繁體搖脣皷舌
正音“唇”,不能讀作“cún”。
感情搖唇鼓舌是貶義詞。
用法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搖”,不能寫作“謠”、“遙”。
謎語吹口哨
近義詞花言巧語、巧舌如簧、撥是弄非
反義詞啞口無言、沉默寡言、默不做聲
英語engage in loose talk
法語avoir la langue bien pendu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鳴鑼開道(意思解釋)
- 風流人物(意思解釋)
- 燈蛾撲火(意思解釋)
- 不折不扣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鋪張浪費(意思解釋)
- 死要面子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四書五經(jīng)(意思解釋)
- 無法無天(意思解釋)
- 趕盡殺絕(意思解釋)
- 繩鋸木斷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無關(guān)緊要(意思解釋)
- 清風勁節(jié)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可有可無(意思解釋)
- 束身受命(意思解釋)
※ 搖唇鼓舌的意思解釋、搖唇鼓舌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解鈴還須系鈴人 |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,仍由誰去解決。 |
意氣風發(fā)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(fā)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(nèi)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高步闊視 | 同“高視闊步”。 |
餓虎吞羊 |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貪婪。 |
經(jīng)緯天下 | 經(jīng)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懸崖勒馬 |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。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。勒:收住韁繩。 |
半吊子 | 膚淺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說話隨便,舉止不沉穩(wěn)的人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塵外孤標 | 塵外:世外;孤標:孤立的標志。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(zhì)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漫不經(jīng)心 | 漫:隨便;不受約束;經(jīng)心:在意;留心。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;隨隨便便;不在乎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(nóng)業(yè)耕作技術(shù)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(nèi)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
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同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”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當頭棒喝 | 當頭:迎頭;喝:大聲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語。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;或大喝一聲;以考驗對方的領(lǐng)悟程度。現(xiàn)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 |
雞口牛后 |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(jù)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