揠苗助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揠:拔起。把苗拔起;以幫助其生長。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;急于求成;因而誤了事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上》:“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,芒芒然歸,謂其人曰:‘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’其子趨而往視之,苗則槁矣。”
例子對學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長,也不能放任自流。
基礎信息
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
注音一ㄚˋ ㄇ一ㄠˊ ㄓㄨˋ ㄓㄤˇ
繁體揠苗助長
正音“揠”,不能讀作“yǎn”;“長”,不能讀作“cháng”。
感情揠苗助長是貶義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主語、賓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揠”,不能寫作“偃”。
辨析揠苗助長和“欲速不達”;都有“強求速成;結果不好”的意思。但揠苗助長是比喻性的;偏重在“強求速成”的行動上;“欲速不達”是陳述性的;偏重在“強求速成”的結果上。
謎語稿--高
近義詞欲速不達
反義詞循序漸進、放任自流
英語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
俄語ускорять ход событий насильственным путём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釋)
- 床上安床(意思解釋)
- 用智鋪謀(意思解釋)
- 力所能及(意思解釋)
- 人面獸心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釋)
- 夜深人靜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兵無常勢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流離顛沛(意思解釋)
- 知其不可而為之(意思解釋)
- 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白發蒼蒼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赴湯蹈火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面有難色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叫苦連天(意思解釋)
- 有求必應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※ 揠苗助長的意思解釋、揠苗助長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萬眾一心 | 千萬人一條心。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。 |
謳功頌德 | 謳:歌頌,贊美。指贊美功績,歌頌恩德。 |
鍥而不舍 | 鍥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。 |
費盡心機 | 心機:心思;計謀。指用盡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撈一把 |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鐵樹開花 |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。鐵樹:也叫蘇錢;常綠喬木;好多年才開一次花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 | 諸葛亮: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。比喻人多智廣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魂飛天外 | 靈魂脫離軀體飛到天空之外。形容驚恐到極點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
師嚴道尊 | 為師之道要尊貴、莊嚴。《禮記 學記》:“凡學之道,嚴師為難。師嚴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學。”宋 韓淲《澗泉日記》:“鄭康成事馬融,三年不得見,乃使高業弟傳授于玄……漢之師道尊嚴如此。” |
張徨失措 | 見“張皇失措”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