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柔中剛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外表柔弱,內心剛強。
出處《新唐書·盧坦傳》:“姚大夫外柔中剛,監軍若侵之,必不受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wài róu zhōng gāng
注音ㄨㄞˋ ㄖㄡˊ ㄓㄨㄥ ㄍㄤ
感情外柔中剛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處世。
近義詞外柔內剛
英語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二百五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幫倒忙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活蹦亂跳(意思解釋)
- 漏洞百出(意思解釋)
- 進道若退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聰明才智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踵武前賢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出師不利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改惡向善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踉踉蹌蹌(意思解釋)
- 母夜叉(意思解釋)
- 阿時趨俗(意思解釋)
※ 外柔中剛的意思解釋、外柔中剛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空穴來風 | 穴:洞、孔;來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。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;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。 |
起兵動眾 | 眾:大隊人馬。舊指大規模出兵。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氣充志驕 | 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遁世離俗 |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。 |
拭目以待 | 擦亮眼睛等著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促膝談心 | 促:挨近;促膝:膝蓋挨近膝蓋。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;親密地交談心里話。 |
汗牛充棟 | 棟:棟宇;房屋。指藏書太多;運輸時可使牛出汗;存放時可堆至屋頂。形容書籍極多。 |
唯物主義 |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,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,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魚死網破 | 不是魚死;就是網破。指拼個你死我活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風和日麗 | 和:柔合;溫和。輕風柔和;陽光燦爛。形容天氣晴和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欺善怕惡 | 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羽旄之美 |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術高明。 |
恐后爭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進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男大當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親成家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