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傳而去
![投傳而去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7541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傳:符信。指棄官而去。
出處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:“以諫爭不合,投傳而去。”
例子毅曰:“既能攫獸,又能殺鼠,何損于犬!”投傳而去。(《晉書 劉毅傳》)
基礎信息
拼音tóu zhuàn ér qù
注音ㄊㄡˊ ㄓㄨㄢˋ ㄦˊ ㄑㄨˋ
繁體投傳而去
感情投傳而去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掛冠歸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縫衣淺帶(意思解釋)
- 期頤之壽(意思解釋)
- 本位主義(意思解釋)
- 食不充口(意思解釋)
- 門當戶對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公才公望(意思解釋)
- 國泰民安(意思解釋)
- 善游者溺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分門別類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釋)
- 不在話下(意思解釋)
- 風風雨雨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- 望塵靡及(意思解釋)
- 材優干濟(意思解釋)
※ 投傳而去的意思解釋、投傳而去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釋車下走 | 釋:放下,放開。下車徒步跑。形容遇事不冷靜。 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百無一是 | 是:對的;正確的。一點正確的地方也沒有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狹路相逢 |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;沒有地方可讓。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;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。 |
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 |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,卻情誼深重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分工合作 | 眾人各司其責,共同從事工作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如癡如醉 | 形容神態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可有可無 |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。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。 |
脫口而出 | 指話語未經思索;隨口而言。脫口:不加思索地開口說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高步通衢 | 見“高步云衢”。 |
對牛彈琴 | ①比喻對蠢人談論高深的道理;白費口舌(主要譏笑聽話的人聽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說話時不看對象(主要譏諷說話的人);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;對外行人說內行話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