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膏止火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油去澆滅火,火反而燒得更旺。比喻舉措失當,適得其反。
出處《新五代史·唐書·安重海》:“四方騷然,師旅并興,如投膏止火,適足速之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óu gāo zhǐ huǒ
注音ㄊㄡˊ ㄍㄠ ㄓˇ ㄏㄨㄛˇ
感情投膏止火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反義詞釜底抽薪
英語pour oil on the flames to put out a fir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(意思解釋)
- 反求諸己(意思解釋)
- 殺手锏(意思解釋)
- 走馬觀花(意思解釋)
-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釋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戶告人曉(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致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奮起直追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別有用心(意思解釋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釋)
※ 投膏止火的意思解釋、投膏止火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亭亭玉立 |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。亭亭:高聳直立的樣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麗。 |
旁若無人 | 旁:旁邊;若;好像。身邊好像沒有人。形容自視高大;態度傲慢。也形容態度自然、鎮靜自如的樣子。 |
來去無蹤 | 蹤:腳印。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。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。 |
夸大其詞 | 詞:言論。語言夸張;超過事實。 |
望風撲影 |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地盲目尋求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鼠憑社貴 | 老鼠把窩做在土地廟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壞人仗勢欺人。 |
說雨談云 | 雨、云:男女歡合。談論男女歡合之事。 |
浪費筆墨 |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八荒之外 |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。形容極其曠遠。 |
屈指一算 | 屈:彎曲。扳著指頭一算。 |
肝膽欲碎 | 欲:將要。肝和膽將要破碎了。形容極度悲痛或非常生氣。 |
舉善薦賢 | 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以弱制強 | 以:用,靠。弱:弱小。制:制服。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。亦作“以弱斃強”。 |
雄心壯志 | 偉大的理想;宏偉的志愿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意料之外 | 沒有想到的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一覽無余 | 覽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。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;使其相互沖突;削弱其力量。 |
光怪陸離 | 光怪:奇異的光彩;陸離:色彩繁雜。形容奇形怪狀;五顏六色。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