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阿倒持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出處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至秦則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漢驅除,倒持太阿,授楚其柄。”
例子郭沫若《十批判書·韓非子的批判》:“與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,結果便會為臣下所劫弒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ài ē dào chí
注音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
感情太阿倒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使自己被動。
近義詞倒持太阿、授人一柄
英語surrender one's power to another as who holds the sword backward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水至清則無魚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將計就計(意思解釋)
- 結黨營私(意思解釋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釋)
- 昂首挺胸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家無儋石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快人快語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悲不自勝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橫拖倒扯(意思解釋)
- 湖海飄零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古來今往(意思解釋)
※ 太阿倒持的意思解釋、太阿倒持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交淺言深 |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。 |
中正無私 | 中正:正直。端莊正直,不存私心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時刻《史記》等24部史書。比喻情況復雜,頭緒繁多,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。 |
舉善薦賢 | 賢:胡才能,有道德的。保舉推薦品德好、有才能的人。 |
肝膽過人 | 膽量超過一般人。比喻有勇氣,有血性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大失所望 |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。形容非常失望。 |
因噎廢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廢:停止;食:吃。因吃東西卡過喉嚨;從此就停止吃東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歸馬放牛 |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。比喻戰爭結束,不再用兵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酒后茶余 |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作壁上觀 | 壁:壁壘;營寨周圍的高墻。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。比喻從旁觀望;置身事外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舉世無敵 |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。 |
一條龍 |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,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。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前仆后繼 | 仆:倒下;繼:跟上。前面的人倒下了;后面的緊跟上去。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妙語連珠 | 連珠:串珠;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。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老牛舐犢 | 舐:舔;犢:小牛。老牛舔著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。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