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休勿休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休:美善;休:贊美。雖然受到別人贊美但不能沾沾自喜。
出處《尚書·呂刑》:“爾尚敬逆天命,以奉我一人,雖畏勿畏,雖休勿休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uī xiū wù xiū
注音ㄙㄨㄟ ㄒ一ㄡ ㄨˋ ㄒ一ㄡ
繁體雖休勿休
感情雖休勿休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絲來線去(意思解釋)
- 寸進尺退(意思解釋)
- 旁敲側擊(意思解釋)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(意思解釋)
- 一夕一朝(意思解釋)
- 火樹銀花(意思解釋)
- 舊地重游(意思解釋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釋)
- 常年累月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平心而論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時不我待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形影相隨(意思解釋)
※ 雖休勿休的意思解釋、雖休勿休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不辱使命 | 辱:辜負,玷辱。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。 |
以小見大 |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;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。 |
銷聲匿跡 | 不出聲;不露面。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。銷:消失。 |
不分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風流才子 | 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凄愴而婉轉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汲汲顧影 | 惶惶然自顧其影,孤苦失望的樣子。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,洋洋得意的樣子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茍合取容 | 茍合:茍且附合;取容:取悅,討好。茍且迎合,取悅于人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死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倒懸之急 | 倒懸:頭向下、腳向上懸掛著。比喻極其艱難、危險的困境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出神入化 |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極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進入化境。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 |
盤根錯節 | 盤:彎曲;錯:交錯;節:枝節。樹根彎曲;枝節交錯。形容縱橫交錯;密密麻麻。也比喻事物關系錯綜繁雜;難以處理。 |
解甲休兵 | 見“解甲休士”。 |
三月不知肉味 | 三個月之內吃肉不覺得有味道。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。也借用來形容幾個月不吃肉。 |
蹊田奪牛 | 蹊:踐踏;奪:強取。因牛踐踏了田,搶走人家的牛。比喻罪輕罰重。 |
駢拇枝指 | 駢母:腳上的拇指與第二趾合成一趾;枝指:手上大拇指帝多生一指。比喻多余的、無用的東西。 |
斗筲之器 | 斗:容器,一斗=十升;筲:竹器,容一斗兩升。比喻氣量狹窄、見識短淺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