駟馬難追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駟馬:一車所駕的四匹馬。形容話已說出;就無法追回或說話算數。
出處《新五代史 晉高祖皇后李氏傳》:“不幸先帝厭代,嗣子承祧,不能繼好息民,而反虧恩負義。兵戈屢動,駟馬難追,戚實自貽,咎將誰執!”
例子大丈夫一言既出,駟馬難追,豈有翻悔之理!(元 李壽卿《伍員吹簫》第三折)
基礎信息
拼音sì mǎ nán zhuī
注音ㄙˋ ㄇㄚˇ ㄋㄢˊ ㄓㄨㄟ
繁體駟馬難追
正音“追”,不能讀作“zuī”。
感情駟馬難追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分句;用于人。
辨形“駟”,不能寫作“四”。
辨析駟馬難追和“一言為定”都表示“說話要有信用”;但駟馬難追強調說過的話收不回去;而“一言為定”強調說過以后不許改悔。
謎語四
近義詞駟不及舌
反義詞言而無信、蝸行牛步、信口胡說
英語What has been cannot be withdrawn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皆大歡喜(意思解釋)
- 經幫緯國(意思解釋)
- 謳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嚴陣以待(意思解釋)
- 誅求無度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玩世不恭(意思解釋)
- 爭先恐后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年少無知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沒里沒外(意思解釋)
- 目不忍見(意思解釋)
- 成竹在胸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過而能改(意思解釋)
- 反面無情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行不顧言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魚死網破(意思解釋)
- 塵外孤標(意思解釋)
- 狹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令人滿意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※ 駟馬難追的意思解釋、駟馬難追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脆而不堅 | 脆弱而不堅實。形容虛有其表。 |
樂道安命 | 樂守正道而安于天命。 |
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樣。比喻對人對事十分冷淡;沒有一絲熱情。有時也指面目或態度嚴厲;使人無法靠近。 |
不驕不躁 | 驕:驕傲;躁:急躁。不驕傲;不急躁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南轅北轍 |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。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故步不離 | 故步:舊的步法。比喻因循守舊,安于現狀,不求上進。 |
空谷傳聲 |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發出音響;立即可以聽到回聲。比喻很快有所反響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花言巧語 |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。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;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。 |
衣錦還鄉 | 衣:穿;錦: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。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;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。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鴻鵠:天鵝。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死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強別人聽從自己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交臂歷指 | 交臂:兩手反縛;歷指:古代拶指的刑罰。象罪犯兩手反縛、受拶指的刑罰一般。形容痛苦萬狀,毫無自由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黑天半夜 | 指深更半夜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