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以言志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用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志趣。亦作“詩言志”、“詩以道志”。
出處《尚書·舜典》:“詩言志,歌永言?!?/p>
例子唐·王勃《游山廟序》:“詩以言志, 不以韻數(shù)裁焉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shī yǐ yán zhì
注音ㄕ 一ˇ 一ㄢˊ ㄓˋ
繁體詩以言志
感情詩以言志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近義詞詩以道志
英語rhyme one's thought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新仇舊恨(意思解釋)
- 章甫薦履(意思解釋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釋)
- 齊頭并進(意思解釋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釋)
- 勞民傷財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冠絕一時(意思解釋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釋)
- 雄心壯志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祖?zhèn)髅胤?意思解釋)
- 不能自拔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戰(zhàn)戰(zhàn)業(yè)業(yè)(意思解釋)
- 散帶衡門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穩(wěn)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(意思解釋)
※ 詩以言志的意思解釋、詩以言志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(wǎng)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改俗遷風 | 遷:改。改變風俗習氣。 |
離經(jīng)辨志 | 讀斷經(jīng)書文句,明察圣賢志向。 |
冰解的破 | 冰凍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問題解決,障礙消除。 |
犬馬戀主 | 喻臣下眷懷君上。 |
炙手可熱 | 炙:烤。熱得燙手。比喻氣焰盛;權(quán)勢大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氣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語不合很生氣。 |
薄暮冥冥 | 薄暮:傍晚;太陽落山的時候;冥冥:天地昏暗。傍晚時天色昏暗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纏綿悱惻 | 纏綿: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;悱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無法排遣。后也指詩文情調(diào)凄愴而婉轉(zhuǎn)。也作“悱惻纏綿”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(fā)展的客觀規(guī)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(tài)。語本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善鼓琴,鍾子期善聽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鍾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?!驹诹魉?,鍾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?!?/td>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(yè)的子弟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(qū)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南征北戰(zhàn),東蕩西殺 | 征:征戰(zhàn);蕩:掃蕩。形容轉(zhuǎn)戰(zhàn)南北,奮勇殺敵。 |
綠林強盜 | 指山林的強盜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(xiàn)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戰(zhàn)不旋踵 | 旋:轉(zhuǎn)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(zhuǎn)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無所畏懼 | 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面授機宜 | 面:當面;授:教;傳授;機宜:適應時機的對策、辦法。當面教給應采取的機密的對策或措施。 |
十八層地獄 | 層:重。地獄:佛教、基督教等指死后靈魂受苦的地方。迷信認為人在生時為非作惡,死后進入十八層地獄,不得翻身。比喻悲慘的報應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
遙遙無期 | 遙遙:很遠。指日期遙遠得很。說不定要到何年何月。 |
舉措不當 | 舉措:舉動,措置。指行動措施不得當。 |
驚惶失措 | 失措:舉止失去常態(tài)。驚慌惶恐;舉止失去常態(tài)。 |
足履實地 | 履:踩踏。腳踏實地。比喻實事求是,平實而不虛浮。 |
泣不成聲 | 泣:低聲哭??薜靡×?;連聲音也發(fā)不出來。形容極度悲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