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縛輿櫬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面縛:反綁著手面向勝利者,表示放棄抵抗;輿櫬:把棺材裝在車上。表示不再抵抗,自請受刑。這是古代君主戰敗投降的儀式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六年》:“許男面縛銜璧,大夫衰經,士輿櫬。”
例子次日,魏兵大至。后主率太子諸王,及群臣六十余人,面縛輿櫬,出北門十里而降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十八回)
基礎信息
拼音miàn fù yú chèn
注音ㄇ一ㄢˋ ㄈㄨˋ ㄩˊ ㄔㄣˋ
繁體靣縛輿櫬
感情面縛輿櫬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;用于戰爭投降。
近義詞負荊請罪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離題萬里(意思解釋)
- 盡信書不如無書(意思解釋)
- 眾多非一(意思解釋)
- 刑期無刑(意思解釋)
- 敏而好學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愛才如渴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進銳退速(意思解釋)
- 室徒四壁(意思解釋)
- 本末倒置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湖光山色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豐功偉績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慮周藻密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※ 面縛輿櫬的意思解釋、面縛輿櫬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齒牙為禍 | 齒牙:比喻讒言。指讒言撥弄,造成災禍。 |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夠標準的。 |
坐薪懸膽 | 坐臥在柴草上,懸膽嘗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勵,奮發圖強。 |
體恤入微 | 同“體貼入微”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賢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惜指失掌 | 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|
年少無知 | 年紀小,不懂事。 |
止沸益薪 | 謂本欲止水沸騰,卻反而在鍋下加柴。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。 |
倒懸之危 | 倒懸:象人被倒掛著一樣。比喻處境極端困難。 |
刀光劍影 | 刀的閃光;劍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劍的人將要動手;顯出殺氣騰騰的樣子。現用于壞人就要行兇;干壞事。也形容激烈斗爭的場面。 |
大千世界 | 佛教用語。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;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;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。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雜的世界。 |
識字知書 | 謂有文化知識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興高采烈 | 興致高;精神飽滿。采:精神;烈:強烈;旺盛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湖光山色 | 湖水風光;山巒秀色。形容山水景色之美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
哀兵必勝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。一說“哀;憫也”。憐惜和慈愛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。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;能奮起抗戰;必獲勝利。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。 |
改惡向善 | 指不再做惡,重新做好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