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入華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后因以“馬入華山”表示天下太平,不再打仗。
出處《書·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
例子當今鹿臺已散,離宮已遣,兵藏武庫,馬入華山。北周·庚信《賀平鄴都表》
基礎信息
拼音mǎ rù huá shān
注音ㄇㄚˇ ㄖㄨˋ ㄏㄨㄚˊ ㄕㄢ
繁體馬入華山
感情馬入華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定語;用于社會局面。
近義詞歸馬放牛、馬放南山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易子而教(意思解釋)
- 浪費筆墨(意思解釋)
- 明知故問(意思解釋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廢書而嘆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萬里長城(意思解釋)
- 語短情長(意思解釋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戰天斗地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慌不擇路(意思解釋)
- 無計可施(意思解釋)
※ 馬入華山的意思解釋、馬入華山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正本溯源 | 正本:從根本上整頓;溯:尋找。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。 |
士別三日,刮目相待 | 指別人已有進步,當另眼相看。 |
一軌同風 |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百川歸海 | 百川:泛指大小江河。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。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。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篤近舉遠 | 篤:忠實,厚道;舉:舉薦,選拔。對關系近的厚道,對關系遠的舉薦,指同等待人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時易世變 | 時代變遷,世事也不一樣。 |
貧賤不能移 | 不會因生活貧困,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聊以自慰 | 聊:姑且;自慰:自我安慰。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。 |
過而能改 |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。 |
安眉帶眼 | 長了眉毛,有了眼睛。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。 |
敗俗傷風 |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。 |
雞胸龜背 | 凸胸駝背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舊時一夜分為五更;半夜子時為三更;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坐觀垂釣者,徒有羨魚情 | 徒:空;羨:羨慕。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,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晉書·苻朗載記》:“朗曰:‘吏部為誰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國寶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學低下的人。②猶言人面獸心。 |
韓信將兵,多多益善 | 將:統率,指揮。比喻越多越好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