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賢無方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立:植,豎。指推舉賢人不拘一格
出處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》:“湯執中立賢無方?!?/p>
例子明·劉若愚《酌中志·內府衙門職掌》:“此必得虛明為國,淡名利、忘報復之人,柄政當朝,立賢無方,庶可辦此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lì xián wú fāng
注音ㄌ一ˋ ㄒ一ㄢˊ ㄨˊ ㄈㄤ
繁體立賢無方
感情立賢無方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。
英語follow no set form in recommendation of able men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挑三揀四(意思解釋)
- 冠履倒置(意思解釋)
- 青山綠水(意思解釋)
- 盲人說象(意思解釋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釋)
- 天之驕子(意思解釋)
- 目不轉睛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難上加難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飯囊酒甕(意思解釋)
- 死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義不容辭(意思解釋)
- 霜露之悲(意思解釋)
- 如火如荼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欲速則不達(意思解釋)
- 無所用心(意思解釋)
- 踵趾相接(意思解釋)
- 除惡務本(意思解釋)
- 一目十行(意思解釋)
※ 立賢無方的意思解釋、立賢無方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多才多藝 |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。 |
勞民傷財 | 勞民:使人民勞累;傷:耗費。既讓人民勞累受苦;又耗費了資財。指濫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費。 |
揚幡擂鼓 | 幡:垂直的長條旗子。舞動著幡,敲打著鼓。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必由之路 | 必:一定;由:經過。一定要經過的道路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以毒攻毒 | 攻:治。用毒藥治病毒。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文山會海 |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古里古怪 | 怪異、奇特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寥寥無幾 | 寥:稀少;很少;無幾:沒有幾個。形容非常稀少;沒有幾個。 |
過甚其詞 | 話說得太過分;與實際不相符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避俗趨新 | 避:舍棄;趨:奔赴,趨向。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。 |
不問青紅皂白 | 比喻不分是非,不問情由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
慢條斯理 |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;不慌不忙。 |
雞毛蒜皮 |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援筆立就 |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人文思敏捷。 |
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 | 佛家語,比喻道行、造詣雖深,仍需修煉提高。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,但不能滿足,還要進一步努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