磕頭如搗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磕頭:跪在地上頭碰地。搗:捶打。磕頭快得像捶打東西一樣。
出處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4回:“可汗磕頭如搗蒜的說道:‘我等肉眼凡夫,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。’”
例子可汗磕頭如搗的說道:“我等肉眼凡夫,不知天使何等神佛。”(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一百一十四回)
基礎信息
拼音kē tóu rú dǎo
注音ㄎㄜ ㄊㄡˊ ㄖㄨˊ ㄉㄠˇ
繁體磕頭如搗
感情磕頭如搗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狀語;形容求饒的樣子。
近義詞磕頭如搗蒜
英語kowtow frequentl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任人唯親(意思解釋)
- 盡信書不如無書(意思解釋)
- 望塵莫及(意思解釋)
- 翻箱倒柜(意思解釋)
- 狐死首丘(意思解釋)
- 存而不議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材輕德薄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東扶西倒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親上成親(意思解釋)
- 作亂犯上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連珠炮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充耳不聞(意思解釋)
- 不可告人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光怪陸離(意思解釋)
- 金玉滿堂(意思解釋)
- 縱橫四海(意思解釋)
- 師嚴道尊(意思解釋)
※ 磕頭如搗的意思解釋、磕頭如搗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(筑九仞高的土山)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。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。 |
改過遷善 | 改正錯誤,變成好的。指去惡就善。 |
強中自有強中手 | 比喻技藝無止境,不能自滿自大。同“強中更有強中手”。 |
反復無常 | 反復;顛過來倒過去;無常:沒有常態。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。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。 |
學而時習之 |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。 |
饑腸轆轆 | 饑腸:饑餓的肚子;轆轆:象聲詞;車輪滾動的聲音。肚子餓得咕咕直響;形容十分饑餓。 |
驚心動魄 |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;使人感受極深;震動極大。后形容令人震驚、感動、緊張之極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新官上任三把火 |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室邇人遙 | 見“室邇人遠”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
天下第一 |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。 |
忙不擇價 | 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起死回生 |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。形容醫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奮起直追 | 奮:鳥類展翅起飛。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;振作起來;一股勁地趕上去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