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一廢百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舉:提出;廢:棄。提出一點,廢棄許多。指認識片面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所惡執一者,為其賊道也,舉一百廢百也。”
例子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·詞曲·音律》:“其如舉一廢百,當從者寡,當違者眾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ǔ yī fèi bǎi
注音ㄐㄨˇ 一 ㄈㄟˋ ㄅㄞˇ
繁體舉一廢百
感情舉一廢百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。
近義詞舉措失當、掛一漏萬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女媧補天(意思解釋)
- 皆大歡喜(意思解釋)
- 俯拾即是(意思解釋)
- 逆道亂常(意思解釋)
- 謳功頌德(意思解釋)
- 鐵郭金城(意思解釋)
- 旦夕之間(意思解釋)
- 羅掘一空(意思解釋)
- 顧后瞻前(意思解釋)
- 處實效功(意思解釋)
- 喟然長嘆(意思解釋)
- 空費詞說(意思解釋)
- 廣闊天地(意思解釋)
- 喜新厭舊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觸目皆是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生公說法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※ 舉一廢百的意思解釋、舉一廢百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混淆是非 | 把對的說成錯的;把錯的說成對的。比喻故意制造混亂;使是非不清。 |
革風易俗 | 改變風氣和習俗。 |
邇安遠至 | 邇:近處。指近處的人安樂,遠處的人來歸附。形容政治清明。 |
戒驕戒躁 |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綽有余裕 | 形容態度從容,不慌不忙的樣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財力足夠而有剩余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苦口之藥 | 苦口:口味苦。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。比喻尖銳的批評,聽起來覺得不舒服,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平地一聲雷 |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。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輕重緩急 | 緩:慢;不急。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;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。 |
性命攸關 | 攸:所。形容事關重大,非常緊要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歡聚一堂 |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一目十行 | 看書時同時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書非常快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善自為謀 | 善于替自己打算。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辦法。 |
池魚之殃 |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。 |
地平天成 | 平:治平;成:成功。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。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。 |
神魂顛倒 | 神魂:精神。精神恍惚;顛三倒四;失去常態。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;以致心神不定;失去常態。 |
遠近馳名 | 在相當大范圍內都是很有名的。 |
記憶猶新 | 猶:還;仍然。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;好像剛剛發生一樣。形容印象極其深刻。 |
不擇手段 | 擇:挑選;選擇。不選什么手段。為了達到目的;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。 |
將相之器 | 將:將帥;相:宰相;器:度量,才干。有擔任將帥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