掎角之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掎:拉??;這里指拉住腿;角:鹿角。指抓住角。形容兵分兩路相互配合;形成夾擊或牽制的態勢。
出處左丘明《左傳 襄公十四年》:“譬如捕鹿,晉人角之,諸戎掎之,與晉掊之?!?/p>
例子不若分兵屯小沛,守邳城,為掎角之勢,以防曹操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二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ǐ jiǎo zhī shì
注音ㄐ一ˇ ㄐ一ㄠˇ ㄓ ㄕˋ
繁體掎角之勢
正音“掎”,不能讀作“qí”。
感情掎角之勢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比喻互相配合,兩面夾擊。
辨形“掎”,不能寫作“倚”。
近義詞犄角之勢
英語a situation similar to a pincers movemen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寸丹心(意思解釋)
- 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多才多藝(意思解釋)
- 力小任重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膽如斗大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空谷傳聲(意思解釋)
- 促膝談心(意思解釋)
- 學而不厭(意思解釋)
- 因噎廢食(意思解釋)
- 閉關自守(意思解釋)
-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主明臣直(意思解釋)
- 國無寧日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分工合作(意思解釋)
- 凡夫俗子(意思解釋)
- 勤學苦練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不合時宜(意思解釋)
- 如出一轍(意思解釋)
※ 掎角之勢的意思解釋、掎角之勢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倒背如流 | 能很流利地把書本、詩文或資料倒轉過來背。形容讀得滾瓜爛熟。 |
圓顱方趾 | 方腳圓頭。指人類。 |
地地道道 | 真正的,夠標準的。 |
后繼有人 | 繼:繼承。指后面有繼承的人。 |
經邦論道 | 指治理國家,談論治國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層 |
人心歸向 | 向:歸向,向往。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,向往的。 |
穩操勝券 | 穩:穩當地;操:拿著;掌握。穩穩地拿著勝利的憑證。比喻有勝利的把握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如出一轍 | 轍:車轍;車輪壓出的痕跡。象出自同一個車轍。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冒失鬼 | 言語、舉動魯莽、輕率的人。 |
絕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
腹心相照 | 腹心:內心;照:映照,見。以真心相見。比喻彼此很知心,達到心心相印的程度。 |
過五關斬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有機可乘 | 機:機會;乘:趁。有空子可鉆。指客觀上提供了可以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機會。 |
拔毛連茹 | 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皮松肉緊 | 形容漫不經心,寬泛而無關緊要 |
亡羊補牢 |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。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。亡:逃亡,丟失;牢:關牲口的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