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途滅虢
![假途滅虢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0635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滅亡這個國家。
出處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56回:“此乃假途滅虢之計也。虛名收川,實取荊州。”
例子此乃“假途滅虢”之計也。虛名收川,實限荊州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五十六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iǎ tú miè guó
注音ㄐ一ㄚˇ ㄊㄨˊ ㄇ一ㄝˋ ㄍㄨㄛˊ
繁體叚途滅虢
感情假途滅虢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;指用借路的名義而消滅這個國家。
近義詞假道滅虢
英語attack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u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奇花異草(意思解釋)
- 節用裕民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樂道好古(意思解釋)
- 疙里疙瘩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危急關頭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倦鳥知還(意思解釋)
- 穢德垢行(意思解釋)
- 三十三天(意思解釋)
- 經史百子(意思解釋)
- 心煩意亂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受益匪淺(意思解釋)
- 起死回生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狂風暴雨(意思解釋)
- 半新不舊(意思解釋)
- 反戈一擊(意思解釋)
- 他山之石(意思解釋)
- 振聾發聵(意思解釋)
-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(意思解釋)
※ 假途滅虢的意思解釋、假途滅虢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目光短淺 |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說的人,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,聽的人,沒有一句話不接受。 |
野心勃勃 | 野心:指攫取名利、地位、地盤等的欲望;勃勃:旺盛的樣子。形容野心很大。 |
自己人 | 自己一方的人。指自家人或圈內人。 |
物腐蟲生 |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。比喻禍患的發生,總有內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,別人才能乘機打擊。 |
舉重若輕 | 舉起重物就像舉起輕東西那么容易。比喻能輕松地勝任繁重的工作。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鬼瞰其室 |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結駟連騎 | 隨從、車馬眾多。形容排場闊綽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光前啟后 | 猶“光前裕后”。 |
鬼頭鬼腦 | 形容舉止詭秘;行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量能授官 |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。 |
鈿合金釵 | 鈿盒和金釵,相傳為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間的信物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粉墨登場 | 粉墨: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。指化裝后登臺演戲。比喻喬裝打扮一番;登上政治舞臺。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;像演戲一樣活動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熱氣騰騰 | 熱氣:溫度高的氣體;騰騰: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。原意為熱氣盛大。比喻情緒高漲;氣氛熱烈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唯利是圖 |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。惟:只有;惟獨;圖:貪圖;追求。 |
精明強干 | 精細聰明;善于辦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無窮無盡 | 窮、盡:完。沒有盡頭;沒有限度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流風馀俗 | 遺留的風氣、習俗。 |
搬弄是非 | 搬弄:挑撥;是非:指口舌紛爭。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;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