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枯石爛
![海枯石爛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21.png)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枯:枯干;爛:朽爛。海水干涸;石頭朽爛。形容經歷極長的時間或不可能實現。多用作誓言;表示意志堅定;永不改變。也作“石爛海枯”。
出處金 元好問《西樓曲》:“海枯石爛兩鴛鴦,只合雙飛便雙死。”
例子汝要說我降,除非海枯石爛。(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七回)
基礎信息
拼音hǎi kū shí làn
注音ㄏㄞˇ ㄎㄨ ㄕˊ ㄌㄢˋ
繁體海枯石爛
正音“枯”,不能讀作“gǔ”。
感情海枯石爛是褒義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分句;含褒義。
辨形“枯”,不能寫作“涸”。
辨析海枯石爛和“地久天長”;都可指時間久遠。但海枯石爛還有“意志堅定;永不改變”的含義;“地久天長”沒有。
近義詞地久天長、海誓山盟、矢志不移
反義詞見異思遷、朝三暮四、朝秦暮楚
英語till the seas dry up and the rocks decay
俄語вéчно(никогдá)
日語海かれ石ただれる
法語immuable(invariabl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勤儉節約(意思解釋)
- 此一時彼一時(意思解釋)
- 慘不忍睹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釋)
- 同病相憐(意思解釋)
- 以小見大(意思解釋)
- 處實效功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名重一時(意思解釋)
- 言而無信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扶搖直上(意思解釋)
- 將寡兵微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眾建賢才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通今達古(意思解釋)
- 將功折罪(意思解釋)
- 手不釋書(意思解釋)
- 呼風喚雨(意思解釋)
- 平生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不吃驚(意思解釋)
- 惴惴不安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※ 海枯石爛的意思解釋、海枯石爛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錢財、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。 |
顛沛流離 | 顛沛:遭受挫折或困難;流離:離散、流落。因生活困窘而到處奔波流浪。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前腳后腳 | 比喻緊跟著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氣吞牛斗 | 牛:牽牛星。斗:北斗星。牛斗泛指星空。形容氣魄很大。 |
陽春白雪 | 陽春;白雪: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;后來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學藝術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流里流氣 | 舉止輕浮,品行不端。 |
摧身碎首 | 即粉身碎骨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安閑自得 | 自得:自己感到舒適。安靜清閑,感到非常舒適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白云蒼狗 | 蒼狗:黑狗。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;像黑狗一樣。比喻世事變幻無常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細水長流 | 細:微小。比喻節約使用財物;使經常不缺用。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似曾相識 | 好象曾經見過。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。 |
半新不舊 | 半:二分之一。指不新不舊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