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玉毀櫝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龜甲和寶玉在匣中被毀壞。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季氏》:“虎兕出於柙,龜玉毀于櫝中,是誰之過與?”
例子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武皇紀下》:“且授任分憂,叨榮冒寵,龜玉毀櫝,誰之咎歟!”
基礎信息
拼音guī yù huǐ dú
注音ㄍㄨㄟ ㄩˋ ㄏㄨㄟˇ ㄉㄨˊ
繁體龜玉毀櫝
感情龜玉毀櫝是中性詞。
用法主謂式;作謂語、賓語;比喻輔佐之臣失職而使國運毀敗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墨守成規(意思解釋)
- 突飛猛進(意思解釋)
- 逍遙法外(意思解釋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釋)
- 一無所有(意思解釋)
- 犀牛望月(意思解釋)
- 正身明法(意思解釋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指天誓日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奇貨可居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離奇古怪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- 似是而非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顯親揚名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(意思解釋)
※ 龜玉毀櫝的意思解釋、龜玉毀櫝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國中之國 |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。 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
費盡心思 | 心思:計謀。挖空心思,想盡辦法。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。 |
旦夕之間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間,形容在很短時間內。 |
齊頭并進 |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。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。 |
掃地出門 | 原指把一切雜物都掃出門去;室內干干凈凈;不留任何東西。后比喻全部家產都被處理;連人也被趕出家門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成竹在胸 | 成竹:現成完整的竹子。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。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豐富,容易傷感。 |
觸目皆是 | 觸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見到的都是。 |
歸十歸一 | 謂有條有理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夷為平地 | 夷:拉平,鏟平。鏟平使成一塊平地。 |
鴻儒碩學 | 鴻儒:大儒;碩學:有很多學問的人。泛指學識淵博、造詣很深的學者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?!都t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?!?/td>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孜孜不倦 | 勤奮努力;不知疲倦(孜孜:勤勉的樣子)。 |
二三其意 |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專一,反復無常。 |
生知安行 |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,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死。坐著等死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戰不旋踵 | 旋:轉。踵:腳后跟。打仗時不向后轉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