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猊渴驥的成語故事
![怒猊渴驥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9737.png)
拼音nù ní kě jì
基本解釋猊:狻猊,即獅子;驥:駿馬。如憤怒的獅子撬扒石頭,口渴的駿馬奔向泉水。形容書法遒勁奔放。
出處《新唐書·徐浩傳》:“始,浩父嶠之善書,以法授浩,益工。嘗書四十二幅屏,八體皆備,草隸尤工,世狀其法曰‘怒猊抉石,渴驥奔泉。’云”
暫未找到成語怒猊渴驥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怒猊渴驥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渾然一體 | 《二程遺書》第二卷上:“學(xué)者須先識(shí)仁。仁者,渾然與物同體。義、禮、知、信皆仁也。” |
輕而易舉 | 《詩經(jīng) 大雅 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鮮克舉之。”宋 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,然人莫能舉也。” |
畏縮不前 | 宋 魏泰《東軒筆錄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彈張堯佐,與諫官皆上疏。及彈文公,,則吳奎畏縮不前,當(dāng)時(shí)謂拽動(dòng)陣腳。” |
形影相顧 | 《晉書·桓溫傳》:“省之惋愕,不解所由,形影相顧,隕越無地。” |
余波未平 | |
揚(yáng)幡擂鼓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28回:“如今是揚(yáng)幡擂鼓,弄至大家都知道了,都看見了。”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
萬無一失 | 漢 枚乘《七發(fā)》:“孔老覽觀,孟子持籌而算之,萬不失一。” |
偶一為之 | 宋 歐陽修《縱囚論》:“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,可偶一為之爾。” |
讜言直聲 | 唐 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》:“由校書郎拜左拾遺,不數(shù)月,讜言直聲動(dòng)于朝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