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無長物的成語故事
拼音bié wú cháng wù
基本解釋長物:多余的東西。再也沒有別的多余的東西。形容因貧困而空無所有或因節(jié)儉而東西極少。也作“身無長物”、“一無長物”。
出處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德行》:“后大聞之,甚驚,曰:‘吾本謂卿多,故求耳。’對(duì)曰:‘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無長物。’”
別無長物的典故
東晉時(shí)有個(gè)讀書人,名叫王恭。他生活儉樸,不圖享受,人們都說他將來定能做一個(gè)有用的人。
有一年,王恭隨父親從會(huì)稽來到都城建康,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,兩人在一張竹席上促膝談心。
談著談著,王忱忽然覺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,感到很舒服。
他心想王恭從盛產(chǎn)竹子的會(huì)稽來,一定帶了不少這樣的竹席,就稱贊了一番這張竹席,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張竹席。
恭聽了,毫不猶豫他將下這張竹席贈(zèng)送給王忱。王忱千恩萬謝地走了。其實(shí),王恭只有這張竹席。送掉后,他就改用了草席。 王忱知道這情況后,十分驚訝,覺得過意不去,就去找王恭表示歉意。王恭笑笑說:“您不太了解我,我王恭平生沒有什么多余的物品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別無長物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撥云見日 | 元 無名氏《陳州糶米》第二折:“我投至的見了爺爺,就是撥云見日,昏鏡重磨。” |
令人神往 | 明 胡應(yīng)麟《少室山房筆叢》:“今著述湮沒,悵望當(dāng)時(shí)蹈海之風(fēng)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 |
死要面子 |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絕不會(huì)把這些事往外講。” |
將計(jì)就計(jì) | 元 李文蔚《張子房圯橋進(jìn)履》:“將計(jì)就計(jì),不好則說是好。” |
羅掘一空 | 蔡?hào)|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0回:“是時(shí)寧城已羅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沒奈何任他所為。” |
陌路相逢 |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傳》第八回:“我與你家小姐陌路相逢,欲言恩,恩深難言;欲言情,又無情可言。” |
舊地重游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廣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過三個(gè)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。” |
鐵面無私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45回:“我想必得你去作個(gè)‘監(jiān)社御史’,鐵面無私才好。” |
唯物主義 | 毛澤東《在省市自治區(qū)黨委書記會(huì)議上的講話》:“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,你那個(gè)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。” |
到此為止 | 陳忠實(shí)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