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在旦夕的成語故事
![危在旦夕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6453.png)
拼音wēi zài dàn xī
基本解釋形容危險就在眼前。旦夕:早晨和晚上;指很短時間之內。
出處晉 陳壽《三國志 吳志 太史慈傳》:“今管亥暴亂,北海被圍,孤窮無援,危在旦夕。”
危在旦夕的典故
東漢末年,張角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包圍了孔融屯兵地都昌,孔融派太史慈去請平原相劉備出兵救援。太史慈到平原對劉備說孔融目前危在旦夕,盼望出兵前去解圍,劉備立即派精兵3000隨太史慈前去,起義軍見援軍已到,立即解除對都昌的包圍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危在旦夕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名士風流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方術傳論》:“漢世之所謂名士者,其風流可知矣。” |
抱頭鼠竄 | 宋 蘇軾《代侯公說項羽辭》:“夫陸賈,天下之辯士,吾前日遣之,智窮辭屈,抱頭鼠竄,顛狽而歸,僅以身免。” |
是非口舌 |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,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,反為干凈,省了許多是非口舌。”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 |
鶴立雞群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有人語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。’” |
說雨談云 | 元·湯式《賞花時·送友人觀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說雨談云口倦開,須發已斑白,風流頓改。” |
烏合之眾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烏合之眾,初雖有歡,后必相吐,雖善不親也。” |
楊柳依依 | |
肝膽欲碎 | |
一文不名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“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