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水一戰(zhàn)的成語故事
![背水一戰(zhàn)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6386.png)
拼音bèi shuǐ yī zhàn
基本解釋背:背向;水:指江河;背水:背后是水;表示沒有退路。原作“背水陣”;背后臨近河水擺陣;或布下的陣勢。后來指處于絕境之中;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(zhàn)。
出處宋 秦觀《將帥》:“韓信之擊趙,非素拊循士大夫也,背水一戰(zhàn)而擒趙王歇,斬成安君,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。”
背水一戰(zhàn)的典故
楚漢相爭的時候,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(lǐng)兵攻打趙國。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(guān)迎擊。
當時,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。為了打敗趙軍,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。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。交戰(zhàn)后,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。漢軍面臨大敵,后無退路,只能拼死奮戰(zhàn)。這是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。趙軍遭到前后夾擊,很快被韓信打敗。 戰(zhàn)后有人問韓信:“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,將軍為何明知故犯?”韓信笑著說:“置之死地而后生,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。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背水一戰(zhàn)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自怨自艾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萬章上》:“太甲悔過,自怨自艾,于桐處仁遷義。” |
上下其手 | 唐 周矩《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》:“微諷動以探其情,所推者必上下其手,希圣旨也。” |
浪費筆墨 | 老舍《多鼠齋雜談》:“他便也只會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費筆墨,攻擊別人,且自鳴得意。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當機立斷 | 漢 陳琳《答東阿王箋》:“秉青萍干將之器,拂鐘無聲,應(yīng)機立斷。” |
繁文縟節(jié)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(jié)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 |
囊螢照雪 | 《晉書·車胤傳》:“車胤恭勤不倦,博學多通,家貧不常得油,夏月則練囊盛數(shù)十螢火以照書,以夜繼日焉。” |
過而能改 | 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
魚死網(wǎng)破 | 《杜鵑山》第五場:“他就是張網(wǎng)捕魚,我也拼他個魚死網(wǎng)破。” |
大張旗鼓 | 清 張春帆《宦海》:“李參戎帶著這些人陸續(xù)出了鎮(zhèn)南關(guān),便大張旗鼓,排齊隊伍,浩浩蕩蕩地向前進發(fā)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