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高望重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é gāo wàng zhòng
基本解釋道德好;聲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為人好;有名望。
出處宋 司馬光《辭人對小殿札子》:“臣竊惟富弼三世輔臣,德高望重。”
德高望重的典故
富弼,字彥國,北宋洛陽人。他出身貧寒,從小勤奮好學,知識淵博,舉止豁達,氣度不凡。富弼從二十六歲起開始做官。在他任職的四十多年中,他對北宋王朝盡忠職守,在處理內政外交、邊防戍守、監察刑獄、賑濟災民等各種事務中,都做出了顯著的業績,因而不斷地被加官晉爵。他曾先后擔任過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的宰相,成為天子倚重、百官仰慕的名臣。富弼為人恭順溫和,即使當了宰相之后,也不會仗勢欺人。每當下屬官員或平民百姓前來拜見時,他都以禮待之。神宗熙寧五年(公元1072 年),富弼年老退休,隱居洛陽。一次,他坐轎外出經過天津橋時被百姓認出,人們全都聚攏在他的坐轎周圍,原本熱鬧的集市頃刻之間變得空無一人。因此,司馬光稱贊他“三世輔臣,德高望重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德高望重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矢志不渝 | 《晉書 謝安傳》:“安雖受朝寄,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,每形于言色。” |
輕歌曼舞 | 《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》:“助人間才子佳人興,輕歌慢舞,任星移斗橫。” |
鬼哭神嚎 | 《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祭供恩人》:“嚇還不算,還逼著人‘逃難’。弄得村上雞飛狗跳,鬼哭神嚎。” |
脆而不堅 | 毛澤東《改造我們的學習》:“華而不實,脆而不堅。” |
改過遷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” |
暈頭轉向 | 周而復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聽得暈頭轉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兒子居然變了,而且變得這么快!” |
窮途潦倒 | 傅抱石《<鄭板橋集>前言》:“他的一生,盡管夠得上是盤根錯節,窮途潦倒的一生。” |
多謀善慮 | 清·李漁《凰求鳳·畫策》:“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,何不替我籌度一番,行了這個方便也好。” |
丑聲遠播 | 《宋書·盧陵孝獻王義真傳》:“咸陽之酷,丑聲遠播。” |
八荒之外 | 戰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雖遠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內,來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