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風易俗的成語故事
拼音yí fēng yì sú
基本解釋移、易:改變;俗:長期積累、沿襲下來的民俗習慣等的總和。指改變舊的風俗習慣。
出處西漢 戴圣《禮記 樂記》:“故樂行而倫清,耳目聰明,血氣和平,移風易俗,天下皆寧。”
移風易俗的典故
西漢初年,社會秩序很不安定,雖然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,但社會風氣沒有大的改觀。賈誼看到這個問題深為憂慮,就上書漢文帝:雖然政權已經改變,但社會遺風余俗依然存在,而移風易俗、使人心趨向正道的使命不能推卸,不能只用文書往來應付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移風易俗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失魂喪膽 | 巴金《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》:“他那四方臉、紫紅臉膛、寬肩膀、魁梧身材的雄姿和他那吞日月、貫長虹的英雄氣概,使得那一群脫離了大隊的英國皇家軍失魂喪膽。” 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 |
羅掘一空 | 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30回:“是時寧城已羅掘一空,急切不得巨款,沒奈何任他所為。” |
野心勃勃 | 清 陳天華《獅子吼》:“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。” |
昂首挺胸 | 《上饒集中營 浩氣長存》:“個個視死如歸,堅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 |
肝膽過人 | |
珠宮貝闕 | 戰國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魚鱗屋兮龍堂,紫貝闕兮朱宮。” |
夫唱婦隨 | 《關尹子 三極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婦者隨。” |
十全大補 | 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85回:“只見一個醫生在那里和他診脈,開了脈案,定了一個十全大補湯加減,便去了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