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怪不怪的成語故事
拼音jiàn guài bù guài
基本解釋看見奇怪的事也不以為怪;能泰然處之。指遇事沉穩不慌。
出處宋 洪邁《夷堅三志 己 姜七家豬》卷二:“畜生之言,何足為信,我已數月來知之矣。見怪不怪,其怪自壞。”
見怪不怪的典故
宋代有個文學家寫過一篇《姜子家豬》,記載了一個奇怪的故事。
有個叫姜七的人開了一家客店。這年春天,姜七隱約聽到后院有人的哭聲,開門去看,卻又沒有聲音。有一天,五個客人住店。半夜里,他們聽到了悲悲切切的哭聲。他們循著哭聲來到豬圈旁邊,原來是一頭老母豬在哭。有個客人喝道:“畜生,為什么在此作怪?”母豬說人話:“我本是姜七的親母……”客人們大為驚奇,那母豬繼續說:“我生前以養豬、賣豬為業,靠此發家……”母豬突然翻了個身坐起來:“我死之后,受罰投生為豬,如今后悔莫及……”第二天早晨,客人們把昨夜見到的事告訴姜七,勸他奉養那頭老母豬。哪知姜七惱怒地說:“畜生的話何足為信!見怪不怪,其怪自敗!”兩天后姜七突然發病,他懷疑母豬作怪,叫人把它殺了。沒過幾天,他就死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見怪不怪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女媧補天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覽冥訓》:“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。” |
甕中之鱉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頭之上。” |
嫁狗隨狗 | 宋 陳造《題六幺后》:“蘭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。” |
翩翩起舞 | 唐 李白《高句驪》:“翩翩舞廣袖,似鳥海東來。” |
阿世取容 | 魯迅《漢文學史綱要》第六篇:“至叔孫通,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,非重其能定朝儀,知典禮也。” |
鑒影度形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2回:“這三人將籃子內物件,一齊擺出仔細瞧看,或者寸紙,或者只字,鑒影度形,一概俱無,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。” |
費盡心機 | 宋 戴復古《石屏集 論詩絕句》:“有時勿得驚人句,費盡心機做不成。”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 |
大樹將軍 |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‘大樹將軍’。” |
喔咿儒睨 | 戰國 楚 屈原《卜居》:“栗斯,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