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徒四壁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ā tú sì bì
基本解釋徒:只;壁:墻壁。家里只有四周的墻壁。形容窮得一無所有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司馬相如傳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與馳歸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家徒四壁的典故
漢朝的司馬相如是當時一個有名的才子,不過他的家境很不好。
有一天,大財主卓王孫邀請他到家里吃飯,順便讓司馬相如表演他的琴藝。卓王孫的女兒那時候剛死了丈夫,名叫文君,對音樂很有興趣。當司馬相如在宴會上彈琴時,知道文君也在場,就用音樂表達他的愛意。宴會結束后,司馬相如賄賂卓文君身邊的人,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轉達他的感情。結果,當天晚上,卓文君就離家出走到司馬相如住的旅舍,兩個人一起回到成都。
可是回到司馬相如的家,屋子里除了四面墻壁外,根本沒有任何東西。
他們生活得十分艱困,靠著朋友的幫忙,才在卓王孫家的附近開了一間酒店。沒多久,鄰居們都曉得,卓王孫的女兒居然在街上賣酒!卓王孫為了面子,不得已只好送給卓文君一百名仆人和一百兩黃金,讓他們購買田產、房屋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家徒四壁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青出于藍 | 先秦 荀況《荀子 勸學》:“青,取之于藍而青于藍;冰,水為之而寒于水。” |
慘不忍睹 |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:“尸首堆積,慘不忍睹。” |
患難與共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。” |
天之驕子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匈奴傳上》:“南有大漢,北有強胡。胡者,天之驕子也。” |
孜孜以求 |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據、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,也為人所熟知了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算盡錙銖 | 清·昭梿《嘯亭雜錄·吳利府》:“嘗牟利于主算者,主算者算盡錙銖,其父猶以為未足。” |
路無拾遺 | 《孔子家語·相魯》:“孔子初仕為中都宰,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死之節,長幼異食、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、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、路無拾遺、器不雕偽,……” |
花言巧語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20卷:“巧言,即所謂花言巧語,如今世舉子弄筆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|
平心而論 | 元 劉壎《隱居通議 文章六》:“而佳者反棄去,殆不可曉。平心而論,則惟《天地長留集》所取為當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