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僻邪侈的成語故事
![放僻邪侈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41937.png)
拼音fàng pì xié chǐ
基本解釋見“放辟邪侈”。
出處宋·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:“人情足于財而無禮以節(jié)之,則又放僻邪侈,無所不至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放僻邪侈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放僻邪侈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幫倒忙 | 浩然《艷陽天》第94章:“無形中,你們是幫倒忙,往我馬之悅這邊兒趕人哪!” |
不驕不躁 | 毛澤東《中共中央關(guān)于同國民黨進(jìn)行和平談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(行動和作戰(zhàn))和團(tuán)結(jié)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錯誤,謙虛謹(jǐn)慎,不驕不躁,是完全有辦法的。” |
人心歸向 | 《晉書·熊遠(yuǎn)傳》:“人心所歸,惟道與義。” |
流離轉(zhuǎn)徙 | 清 戴名世《周烈婦傳》:“與其婦翁皆賤業(yè),兩人流離轉(zhuǎn)徙者久之。” |
以身試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王尊傳》:“明慎所職,毋以身試法?!?/td> |
廢書而嘆 | 《史記·孟子荀卿列傳》:“太史公曰:余讀《孟子》書,至梁惠王問‘何以利吾國’,未嘗不廢書而嘆也?!?/td>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(yǎng)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不得而知 | 唐 韓愈《爭臣論》:“故雖諫且議,使人不得而知焉?!?/td> |
作亂犯上 | 清·黃世仲《洪秀全演義》第21回:“智者稱為伐罪吊民,愚者即指為作亂犯上。” |
乳臭未干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0卷:“雖有兩個外甥,不是姐姐親生,并且乳臭未干,誰人來稽查得他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