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坐族誅的成語故事

拼音péng zuò zú zhū
基本解釋坐:坐罪。有朋友關系的人也被判罪,整個家族被殺掉。比喻株連治罪,殘暴統治。
出處孫中山《討袁檄文》:“頭會箕斂,欲壑靡窮,朋坐族誅,淫刑以逞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朋坐族誅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朋坐族誅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春風化雨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有如時雨化之者。” |
取長補短 | 《孟子 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絕長補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” |
火樹銀花 | 唐 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:“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。” |
一寸光陰一寸金 | 唐 王貞白《白鹿洞》:“讀書不覺已春深,一寸光陰一寸金。” |
燕雀安知鴻鵠志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陳涉世家》:“嗟呼,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!” |
室徒四壁 | 《魏書·陽固傳》:“居官清潔,家無余財,終歿之日,室徒四壁,無以供喪,親故為其棺斂焉。” |
異途同歸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本經訓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異路而同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