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成語故事
![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9642.png)
拼音bù tàn hǔ xué,ān dé hǔ zǐ
基本解釋探:探測;安:怎么。不進老虎窩,怎能捉到小老虎。比喻不冒險進入險境就不能取得成果。
出處晉·陳壽《三國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,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的典故
三國時期,吳國大將呂蒙15歲時,偷偷地跟隨呂當隨軍打仗。呂當看見后立即大聲呵叱他要他回家,呂蒙就是不聽。戰后呂當回家告訴呂蒙的母親。呂母十分生氣要懲罰他,呂蒙說:“家里貧窮十分艱難,如果打仗立功就能得富貴,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連綿不絕 | 明·朱國禎《涌幢小品·神惠記》:“往余再喪妻,四喪子,復喪妹,最后喪母,連綿不絕。哭泣悲傷,五衷菀結。” |
屈指可數 | 唐 韓愈《憶昨行和張十一》:“自期殞命在春序,屈指數日憐嬰孩。” |
老馬識途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說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從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馬而隨之。遂得道。” |
失敗是成功之母 | 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:“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,失敗是成功之母。” |
亭亭玉立 | 《北齊書 徐之才傳》:“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,稍近,變成一美婦人,去地數丈,亭亭而立。” |
披肝瀝膽 | 唐 劉賁《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機,兆存亡之變者,臣清披肝瀝膽,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。” |
白費心機 | 清·唐蕓洲《七劍十三俠》第142回:“我只落得白費心機,徒然失身于人,也不能遂我之愿。” |
逸游自恣 | 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梁冀傳》:“少為貴戚,逸游自恣。” |
男女授受不親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男女授受不親,禮也。” |
玩世不恭 | 明 李開先《雪蓑道人傳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風韻,只是玩世不恭,人難親近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