織錦回文的成語故事
拼音zhī jǐn huí wén
基本解釋織錦:以五色絲紡織。繡在錦緞上的回文詩。指情詩或書信。
出處《晉書·列女傳》:“竇滔妻蘇氏,……苻堅時為秦州刺史,被徙流沙,蘇氏思之,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。”
織錦回文的典故
前秦時期,秦州刺史竇滔因得罪了苻堅的手下大官被流放到流沙縣。夫妻天各一方,他的妻子蘇蕙特地在一塊錦緞上繡上840個字,縱橫29個字的方圖,可以任意地讀,共能讀出3752首詩,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思念與關心之情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織錦回文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披肝瀝膽 | 唐 劉賁《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》:“或有以系危之機,兆存亡之變者,臣清披肝瀝膽,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。” |
嚴刑峻法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丙吉傳》:“后遭條獄之詔,吉捍拒大難,不避嚴刑峻法。” |
余波未平 |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夜深人靜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靜,為何叩門?” |
棟梁之材 | 南朝 梁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庾子嵩目和嶠,森森如千丈松,雖磊砢有節目,施之大廈,有棟梁之用。” |
繩鋸木斷 | 宋 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錢,千日一千,繩鋸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不卑不亢 |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今天,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,他必須避免硬碰,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