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打不相識的成語故事
![不打不相識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728.png)
拼音bù dǎ bù xiāng shí
基本解釋指經過交手,相互了解,能更好地結交、相處。
出處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38回:“戴宗道:‘你兩個今番卻做個至交的弟兄。常言道:不打不成相識。’”
不打不相識的典故
宋江因犯案被發配到江州,遇到早就想結識他的戴宗。于是兩 人一起進城,在一家酒店里喝酒。才飲得兩三杯,又遇到李逵后來, 三人又到江邊的琵琶亭酒館去喝酒。 吃喝間,宋江嫌送來的魚湯不甚好,叫酒保去做幾碗新鮮魚燒 的湯來醒酒。正好酒館里沒有新鮮魚,于是李逵跳起來說:“我去漁 船上討兩尾來與哥哥吃!”
戴宗怕他惹事,想叫酒保去取,但李逵一定要自己去。
李逵走到江邊,對著漁人喝道:“你們船上活魚把兩條給我。”
一個漁人說:“漁主人不來,我們不敢開艙。”
李逵見漁人不拿魚,便跳上一只船,順手把竹笆蔑一拔。沒想到 竹笆蔑是沒有底的,只用它來攔魚,他這一拔,就讓魚全跑了。李逵 一連放跑了好幾條船上的魚,惹怒了幾十個打漁人。大家七手八腳 地拿竹篙來打李逵。李逵大怒,兩手一架,早搶過五六條竹篙在手 里,一下子全扭斷了。正在這時,綽號“浪里百條”的漁主人張順來 了。張順見李逵無理取鬧,便與他交起手來。兩人從船上打到江岸, 又從江岸打到江里。張順水性極好,李逵不是他的對手。他將李逵按 在水里,李逵被嗆得暈頭轉向,連聲叫苦。
這時戴宗跑來,對張順喊道:“足下先救了我這位兄弟,快上來 見見宋江!”
原來,張順認得戴宗,平時又景仰宋江的大名,只是不曾拜識。 聽戴宗一喊,急忙將李逵托上水面,游到江邊,向宋江施禮。戴宗向 張順介紹說:“這位是俺弟兄,名叫李逵。”
張順道:“原來是李大哥,只是不曾相識!”
李逵生氣地說:“你嗆得我好苦呀!”
張順笑道:“你也打得我好苦呀!”
說完,兩個哈哈大笑。戴宗說:“你們兩個今天可做好兄弟了常言說:不打一聲場不會相識。”幾個人聽了,都笑了起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打不相識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狐群狗黨 | 元 尚仲賢《氣英布》第四折:“咱若不是扶劉鋤項,逐著那狐群狗黨,兀良怎顯得咱這黥面當王!” |
過五關,斬六將 | |
褒善貶惡 | 宋 邵博《聞見后錄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頭褒善貶惡,使善人貴、惡人賤,善人生、惡人死,須是由我始得。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棟梁之材 | 南朝 梁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賞譽》:“庾子嵩目和嶠,森森如千丈松,雖磊砢有節目,施之大廈,有棟梁之用。” |
膽寒發豎 | 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好及第惡登科》:“李少卿又曰操空弮,冒白刃,聞者靡不膽寒發豎,永為子孫之戒。” |
安于現狀 | 王朝聞《論鳳姐》第11章:“這樣的夢境,與我那不安于現狀又不能改變現狀的生活實際有關。”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
野沒遺賢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個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。” |
云天霧地 | 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上三:“田里功夫,他比你爸爸還強一色。就是有點面胡,吃了酒,尤其是有點云天霧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