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成語故事
![拒人于千里之外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481.png)
拼音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
基本解釋形容態(tài)度傲慢,堅決拒絕別人,或毫無商量余地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下》:“距人于千里之外。”
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魯平公準(zhǔn)備任用孟子的學(xué)生樂正子主持國政,孟子喜出望外,公孫丑問孟子樂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嗎?孟子說他論本事、見聞與知識等都不如你,他的長處是對人很好,他不會拒人于千里之外,很多人聚集在他身邊,能治理好國家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拒人于千里之外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含辛茹苦 | 宋 蘇軾《中和勝相院記》:“無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。” |
初出茅廬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揮如意笑談中,直須驚破曹公膽,初出茅廬第一功。” |
甕中之鱉 | 明 馮夢龍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》:“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頭之上。” |
來去無蹤 |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,來無影,去無蹤。” |
一軌同風(fēng) | 《晉書 苻堅載記上》:“一軌九州,同風(fēng)天下。” |
笑罵由他笑罵,好官我自為之 | 《宋史·鄧綰傳》:“笑罵從汝,好官須我為之。” |
自力更生 | 孫中山《中國問題的真解決》:“中國不但會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國家維護中國的獨立與完整的麻煩。” |
如臂使指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(nèi)之勢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。” |
二八佳人 | 宋·蘇軾《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》詩:“二八佳人細(xì)馬馱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 |
拭目以待 | 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:“朝廷舊臣,山林隱士,無不拭目以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