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文深詆的成語故事
![微文深詆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3743.png)
拼音wēi wén shēn dǐ
基本解釋想盡辦法把無罪的人定成有罪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酷吏列傳》:“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獄,所以微文深詆,殺者甚眾。”
微文深詆的典故
漢朝時期,衛青將軍提拔河東咸宣做官。咸宣一路平步青云,一直做到中丞,他受命前去處理主父偃以及淮南叛亂的案子。他大顯神通,以深奧難懂的文字羅列了許多人的罪名,大開殺戒,鬧得人心惶惶。他的這種做法最終導致自殺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微文深詆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安適如常 | 葉圣陶《線下 孤獨》:“待交了春,天氣漸見和暖,就安適如常了。” |
堅強不屈 | 荀況《荀子 法行》:“堅剛而不屈,義也。” |
節用裕民 | 荀況《荀子 富國》:“足國之道,節用裕民,而善臧其余。” |
故家喬木 |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余大先生道:‘自古說:“故家喬木。”果然不差。就如尊府這燈,我縣里沒不第二副。’” |
年少無知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二卷:“口尚乳臭,謂世人年少無知;三折其肱,謂醫士老成諳練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
必由之路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告子上》:“仁,人心也;義,人路也。”宋 朱熹注:“義者行事之宜,謂認路,則可以見其為出入往來必由之路,而不可須臾舍矣。”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 |
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
到此為止 | 陳忠實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嘆口氣:‘完了。到此為止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