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強中干的成語故事
拼音wài qiáng zhōng gān
基本解釋指外表好像很強大;實際上很虛弱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僖公十五年》:“外強中干,進退不可,周旋不能?!?/p>
秦國和晉國之間發生了戰爭, 晉惠公要使用鄭國贈送的馬來駕車.大臣慶鄭勸告惠公說: "自古以來, 打仗時都要用本國的好馬, 因為它土生土長, 熟悉道路, 聽從使喚。用外國的馬, 不好駕馭 (控制) , 一遇到意外, 就會亂踢亂叫。而且這種馬外表看起來好像很強壯, 實際上并沒有什么能耐 (原文是“外強中干”) , 怎么能作戰呢?"但是惠公沒有聽從慶鄭的勸說.戰斗打響后, 晉國的車馬便亂跑一氣, 很快陷入泥濘, 進退不得。結果被秦軍打得大敗, 晉惠公也被秦軍活捉了。
外強中干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外強中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不可勝舉 | 明 方孝孺《答俞景文》:“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?!?/td> |
一無所有 | 《敦煌變文集 廬山遠公話》:“如水中之月,空里之風,萬法皆無,一無所有?!?/td> |
鐵郭金城 | 清·馮桂芬《公啟曾協揆》:“大軍一至,朽珠枯木亦助聲威;大軍不至,則鐵郭金城將淪灰燼。” |
死要面子 | 張潔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絕不會把這些事往外講?!?/td> |
如履薄冰 | 《詩經 小雅 小旻》:“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?!?/td> |
居重馭輕 | 宋·俞文豹《吹劍錄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漢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親歷行陣,習知武事,知居重馭輕之勢。” |
蠢蠢欲動 | 南朝 宋 劉敬叔《異苑 句容水脈》:“掘得一黑物,無有首尾,形如數百斛舡,長數十丈,蠢蠢而動?!?/td> |
荒淫無恥 | 徐遲《狂歡之夜》: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,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,丑態百出的,傷天害理的,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?!?/td> |
有約在先 | 元·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這事本已有約在先,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緣分了。” |
香草美人 | 漢·王逸《離騷序》:“《離騷》之文,依《詩》取興,引類譬諭,故善鳥、香草、以配忠貞,……靈修、美人,以譬于君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