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澤之蛇的成語故事
拼音hé zé zhī shé
基本解釋老實人受欺負,奸詐的人玩弄手段得到好處。
出處戰國·韓·韓非《韓非子·說林上》:“子獨不聞涸澤之蛇首?澤涸,蛇將徙。”
涸澤之蛇的典故
田成子離開齊國去燕國,鴟夷子皮當隨從。子皮講涸澤之蛇的故事,水澤干了,大蛇背著小蛇逃離,人們紛紛避讓,以為碰見神蛇了。現在您儀表堂堂而我其貌不揚,您不如裝作我的隨從,人們會當我是一個萬乘之卿。于是田成子背文書跟行受到優待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涸澤之蛇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訓練有素 | 清 趙翼《廿二史札記》:“兵尚書張鏊請以列顯為指揮僉事,專訓練。顯亦為當時名將,所至有功,故知訓練有素。” |
不折不扣 | 茅盾《子夜 一》: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窺戶的生活簡直是不折不扣的墳墓生活!” |
反復無常 | 宋 陳亮《與范東叔龍圖書》:“時事反復無常,天運所至,亦看人事對付如何。” |
章甫薦履 | 《文選 賈誼<吊屈原文>》:“章甫薦履,漸不可久兮。” |
掉舌鼓唇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9回:“妝女的呈嬌獻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 |
零光片羽 | 黃遠庸《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》:“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,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,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。” |
暴發戶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一回:“城里的大官大府,翰林、尚書,咱伺候過多少,沒瞧過他這囚攘的暴發戶,在咱面上混充老爺!”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 |
不分青紅皂白 | 丁玲《太陽照在桑干河上》三六:“文采覺得這末不分青紅皂白就不大好。” |
夫唱婦隨 | 《關尹子 三極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婦者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