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中之釘的成語故事
拼音yǎn zhōng zhī dīng
基本解釋比喻極其厭惡憎恨的人。
出處《新五代史·趙在禮傳》:“宋人喜而相謂曰:‘眼中拔釘,豈不樂哉!’”
眼中之釘的典故
五代時期,后唐效節指揮使趙在禮起兵反后唐莊宗,擁立明宗,被任命為義成軍節度使,他濫用職權,欺壓民眾,經常搜刮民脂民膏。他率軍去攻打當時人們認為是眼中之釘的契丹,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錢的“拔釘費”,違者處死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眼中之釘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習非成是 | 西漢 揚雄《法言 學行》:“習乎習,以習非之勝是,況習是之勝非乎?” |
多謀善慮 | 清·李漁《凰求鳳·畫策》:“你是個多謀善慮之人,何不替我籌度一番,行了這個方便也好。” |
弦外之響 | 王國維《人間詞話》四二:“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,惜不于意境上用力,故覺無言外之味,弦外之響。” |
草菅人命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11卷:“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,千萬不要草菅人命,視同兒戲!” |
臨危受命 | 三國 蜀 諸葛亮《前出師表》:“受任于敗軍之際,奉命于危難之間。” |
玉卮無當 | 先秦 韓非《韓非子 外儲說右上》:“今有白玉之卮而無當,有瓦卮而有當,君渴將何以飲?” |
巧上加巧 | |
安眉帶眼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8回:“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,直須要我開口說。”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 |
螓首蛾眉 | 《詩經 衛風 碩人》:“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