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庸無道的成語故事
![昏庸無道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31661.png)
拼音hūn yōng wú dào
基本解釋糊涂平庸,兇狠殘暴,不講道義,多用指糊涂無能且殘暴兇狠的帝王。
出處明·酉陽野史《續(xù)三國演義》第25回:“言楊太后嗔恨陛下昏庸無道,悖倫逐母,召集故黨,賄賂舊屬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昏庸無道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昏庸無道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天經(jīng)地義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禮,天之經(jīng)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” |
是非口舌 | 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·滕大尹鬼斷家私》:“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,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,反為干凈,省了許多是非口舌。” |
力所能及 | 唐 裴铏《傳奇 韋自東》:“殿于宏壯,林泉甚佳,蓋唐開元中萬回師弟子之所建也;似驅役鬼工,非人力所能及。” |
處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。”宋 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。” |
刑期無刑 | 語出《書 大禹謨》:“刑期于無刑。” |
哀而不傷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關雎》,樂而不淫,哀而不傷。’” |
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 | 章炳麟《社會通詮商兌》:“寧為雞口,毋為牛后,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,寧自啖而不足。” |
仰屋著書 | 《梁書·南平元襄王偉傳》:“下官歷觀世人,多有不好歡樂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書。千秋萬歲,誰傳此者。” |
孜孜以求 | 孫犁《蕓齋瑣談》:“因為他那種孜孜以求、有根有據(jù)、博大精深的治學方法,也為人所熟知了。” |
毀于一旦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竇融傳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毀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