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出無名的成語故事

拼音bīng chū wú míng
基本解釋出兵沒有正當理由。亦泛指行事無正當理由。亦作“師出無名”。
出處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兵出無名,事故不成?!?/p>
楚漢相爭時,劉邦趁項羽北上攻打齊王田榮時從陜西臨晉渡過黃河收服了魏王豹,接著占領洛陽城,新城縣董公建議他找一個兵出有名的理由,說項羽當年殺害義帝,舉哀三天,各路諸侯紛紛響應劉邦。劉邦一舉攻下楚國的都城彭城。
兵出無名的典故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兵出無名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開門見山 | 宋 嚴羽《滄浪詩話 詩評》:“太白發句,謂之開門見山?!?/td> |
嫁狗隨狗 | 宋 陳造《題六幺后》:“蘭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?!?/td> 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?!?/td> |
溝滿壕平 | 李云德《沸騰的群山》:“溝滿壕平,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,寒氣逼人,滴水成冰。” |
氣充志驕 | 西漢·劉安《淮南子·人間訓》:“遂合諸侯于嘉陵,氣充志驕,淫侈無度?!?/td> |
寸步不離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?!?/td>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知其不可而為之 | 《論語·憲問》:“子路宿于石門。晨門曰:‘奚自?’子路曰:‘自孔氏。’曰:‘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?’” |
絆腳石 | 毛澤東《抗日戰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》:“至于蔣介石呢,他消極抗戰,積極反共,是人民抗戰的絆腳石?!?/td> |
作賊心虛 | 宋 釋悟明《聯燈會要 重顯禪師》:“卻顧侍者云:‘適來有人看方丈么?’侍者云:‘有?!瘞熢疲骸髻\人心虛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