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謀杜斷的成語故事
![房謀杜斷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9493.png)
拼音fáng móu dù duàn
基本解釋房:唐朝宰相房玄齡;謀:計謀;杜:唐朝杜如晦;斷:決斷。兩人同心濟謀,傳為佳話。比喻能人合作,天作之合。
出處《舊唐書 房玄齡杜如晦傳論》:“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,則曰:‘非如晦莫能籌之。’及如晦至焉,竟從玄齡之策也。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,杜知房之善建嘉謀。”
房謀杜斷的典故
唐朝初年,唐太宗善于任用能人為之服務,經常聽從大臣的意見。一次他與文昭商量事情,房玄齡感慨地說:“非如晦莫能籌之。”等到杜如晦來到時,杜如晦立即分析房玄齡的計謀做出決斷。他們兩人合作得十分融洽,人稱房謀杜斷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房謀杜斷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后繼有人 | 艾蕪《鞍鋼呵,我回來了》:“這是后繼有人,令人喜悅不止。” |
慘不忍睹 | 清 黃小配《洪秀全演義》:“尸首堆積,慘不忍睹。” |
命中注定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:“這是我命中注定,該做他家的女婿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材輕德薄 | 宋 朱熹《論臧否所部守臣狀》:“熹委是材輕德薄,不足取信,豈復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遁入空門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門,我聽見,并不驚異。” |
反老還童 | 清 翟灝《通俗編 識馀》:“《急就章》‘長樂無極老復丁’即《參同契》所云老翁復丁壯也,今變之曰反老還童。” |
逆來順受 | 宋 無名氏《張協狀元》戲文第12出:“逆來順受,須有通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