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退惟咎的成語故事
![進退惟咎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8201.png)
拼音jìn tuì wéi jiù
基本解釋謂進退兩難而動輒得咎。
出處唐·道宣《統論前議優劣并贊》:“披瀝丹款,未紆黃道,進退惟咎,投措靡由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進退惟咎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進退惟咎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為隋臣,不能匡救君惡,致被逆賊所弒,不能報仇,而事別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 |
七搭八扯 | |
生龍活虎 | 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》第95卷:“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,更把捉不得。” |
壓歲錢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,散押歲錢、荷包、金銀錁,擺上合歡宴來。” |
處實效功 | |
自強不息 | 《周易 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” |
銷聲匿跡 | 宋 孫光憲《北夢瑣言》第11卷:“然畏穎川知之,遂旅游資中郡,銷聲斂跡,惟恐人知。” |
白日見鬼 | 宋 陸游《老學庵筆記》第六卷:“在京師時有語曰:‘吏、勛、封、考,筆頭不倒……工、屯、虞、水,白日見鬼。’” |
投石問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12回:“此名為‘投石問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溝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實地,再沒有聽不出來的。” |
極重不反 | 清·陳確《答張考夫書》:“今《大學》之為圣經,已成極重不反之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