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不忘危的成語故事
![安不忘危](http://m.wangrui19258.cn/d/file/titlepic/chengyu27716.png)
拼音ān bú wàng wēi
基本解釋安:平安;危:危險;災難。平安的時候不忘危險;或太平的時候不忘危機或災難。
出處《周易 系辭下》:“是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”
安不忘危的典故
我國最早的一部占卜書《周易》關于吉兇禍福有深刻的論述,特別在治國方面的解釋是相當深刻。真正有遠見卓識的人,應該安不忘危,存不忘亡,治不忘亂。只有這樣,才能使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才能得以保全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安不忘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嫁狗隨狗 | 宋 陳造《題六幺后》:“蘭摧蕙枯昆玉碎,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。”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香銷玉沉 |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玉盆記》:“他怨悠悠香銷玉沉,亂紛紛碎滴珠囊逬,我難主憑蕭蕭兩鬢星。” |
費盡心機 | 宋 戴復古《石屏集 論詩絕句》:“有時勿得驚人句,費盡心機做不成。” |
大包大攬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風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搖擺著酒瓶子,大包大攬地說:‘這個小姑娘,跟我投緣分。’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喟然長嘆 |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顏淵喟然嘆曰:‘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’” |
無時無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,無時無刻不在心上。” |
旁征博引 | 清 王韜《淞隱漫錄》:“生數典已窮,而女博引旁征,滔滔不竭,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。” |
百戰百勝 | 先秦 管仲《管子 七法》:“是故以眾擊寡,以治擊亂,以富擊貧,以能擊不能,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,故十戰十勝,百戰百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