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關人老的成語故事

拼音yù guān rén lǎo
基本解釋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載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老思歸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門關。”后以“玉關人老”借指久戍思歸之情。
出處《后漢書·班超傳》載:班超戍守西域,凡三十一年。年老思歸,上和帝疏云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原生入玉門關。”《宋史·蔡挺傳》:“[挺]在渭久,郁郁不自聊,寓意詞曲,有‘玉關人老’之嘆。”
玉關人老的典故
西漢時期,大將軍班超奉命駐守西域邊關,抵御匈奴等入侵,守邊關31年,匈奴聞之膽顫心寒,不敢冒然出兵。班超年邁,思念中原的家人,于是上書漢和帝說:“臣不敢望到酒泉郡,但愿生入玉門關。”漢和帝于是下詔召他回鄉養老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玉關人老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功虧一簣 | 《尚書 旅獒》:“為山九仞,功虧一簣。” |
怪誕不經 | 明 凌濛初《<二刻拍案驚奇>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記,怪誕不經,讀者皆知其謬。” |
不過爾爾 | 清 沈復《浮生六記 浪游記快》:“其紅門局之梅花,姑姑廟之鐵樹,不過爾爾。” |
噓寒問暖 | 冰心《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》:“孩子們安靜聽話,太太笑臉相迎,噓寒問暖。” |
齊頭并進 | 周恩來《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實事求是,循序前進,齊頭并進,迎頭趕上。” |
八斗之才 | 唐 李商隱《可嘆》詩:“宓妃愁坐芝田館,用盡陳王八斗才。” |
匡亂反正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禮廢樂崩,追修經術,以達王道,匡亂世反之于正。” |
損人不利己 | 魯迅《書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對的。” |
炙手可熱 | 唐 杜甫《麗人行》:“炙手可熱勢絕倫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 |
明爭暗斗 | 馮玉祥《我的生活》:“于是兩方明爭暗斗,各不相讓,一天利害一天,鬧成所謂‘府院之爭’。” |